
中國新聞網發布“2014中國詩歌十大新聞揭曉”的消息,第六條是“中國詩壇四公子工作室”在佛山梁園挂牌:2014年9月28日,由北京陸健、江西程維、海南雁西、廣東張況等四位著名詩人組成的“中國詩壇四公子梁園工作室”在廣東佛山市梁園挂牌成立,這是中國詩歌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詩歌文化傳播模式的創新,也開拓出國內詩人與書畫融合的新局面。
這四位詩人,都是我的多年好友。
尤其陸健,我認識得最早。大約1989年秋天,我剛從武漢大學分配到中國文聯出版社,尚在校對科鍛煉,某個下午有人找我,自報家門:“我是陸健”。陸健在八十年代詩壇是響當當的名字,我們通過信,他當時在河南鄭州《散文選刊》供職,還轉載過我獲全國寫作大賽一等獎的散文《小梅你好》。他說來北京出差,聽說我分到這兒了,就過來看看,我正面對一堆校樣感覺挺無聊,有朋自遠方來,又驚又喜,趕緊沏茶。我對陸健的第一印象:這是謙和的兄長,又是很有韌勁的詩人。言談舉止間,他不狂,可他的狂勁兒全內斂在作品裏。我的直覺並沒有欺騙我。我現在還是這麽看陸健。詩簡直已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,身體的一部分,有什麽可誇耀的?一個詩人所要做的,只不過是把這種“韌的戰鬥”(魯迅所言)堅持下去罷了。讓別人來誇自己吧。
今天,在这个诗人太像诗人的年代,我真想夸一夸陆健,这让我敬重的诗歌兄长。我可是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。他真正达到了“诗与人”的统一与和谐。九十年代初,我去旧鼓楼大街西绦胡同的中国新诗讲习所参加诗会,又见到陆健。真想不到,他离开了郑州的《散文选刊》,来闯荡北京,在新诗讲习所负责编辑《中外诗星》杂志。但我相信,他是因为诗歌而坚定地改变了生活轨道,这一步他走对了!跟陆健一样,因为何首巫创办的新诗讲习所而驻扎在西绦胡同的,还有祁人、商震、徐亢、雁西禑崴。至于像我这样去西绦胡同窜过门的,还有李犁、伍立杨、张况等一大批年轻诗人。当时陆健、商震编辑《中外诗星》,祁人编辑《中国诗人报》,这一报一刊,把天南海北的“找不到组织”而迷惘的诗人们团结了起来,为九十年代初显得萧条的诗歌增添了一丝暖意。
新世紀以來是陸健詩歌的變法期。他創作了《田樓,田樓》等好幾部長詩,在《中國作家》等刊物發表,又出版了一系列主題創作的長詩或大型組詩,結集出版。如果說短詩是一顆百步穿楊的子彈,組詩是集束手榴彈,主題詩集則相當于巡航導彈,有更遠的射程和更大的爆破力。陸健爲新時期以來的中國詩歌,貢獻了幾件重武器。主題詩集的産生及盛行,與陸健較早地提倡不無關系。
张况是诗坛四公子里的“少年才俊”。这些年里,我多次听张况说他在创作《中华史诗》,觉得他想盖一座巴别塔。传说中的巴别塔体现了人类的雄心或野心,终因缺乏合作精神而破产。而张况凭着匹夫之勇,花费十五年青春,把《中华史诗》洋洋洒洒写了八万多行,顺利竣工。我没想到他还真把这座文字之塔给落成了。先不管这座塔造型如何、重量与质量如何,从今天起,张况在我心目中就是托塔天王的模样,双手托起一部大题材、大结构的超级长诗。力拔山兮气盖世,张况真是扛鼎之士。他哪来这么大的劲啊。我想首先来自于他本人对中华文化的熱爱乃至痴迷。他试图用诗的形式,为之作证,并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礼赞。其次,来自于诗人骨子里的豪气:不仅想证明历史,也想通过证明历史来证明自己,证明自己是好样的。
張況,你確實是好樣的,用十五年時間做了一件事,一件別人沒想過或沒敢想的事情,一件別人即使敢想也絕對不敢做的事情。但我覺得人類進化過程中,總有些難做的事需要有人去做。需要孔子去做,明知其不可爲而爲之。需要堂吉珂德去做,以夢想大戰風車。張況創作《中華史詩》,在我眼中如同大戰風車,這一行爲本身就充滿騎士般的詩意,簡直像浪漫主義時代的壯舉。更重要的是,在挑戰極限的驚心動魄過程中,渴望駕馭曆史的詩人居然沒有落馬,仍然穩紮穩打地端坐在馬背上。
雁西出过多本诗集,我最喜欢的是那本《致爱神》。他以“致爱神”的名义写诗,可我读出的是:致自己。只能这么理解:他的内心供奉着爱神的圣像(最好的结果是爱神已住进诗人心里),或者说,诗人已无形中成为爱神的替身,他在为爱代言。这种诗人与爱神的对话与交流,也尽可提供给“第三者”(读者)倾听。它同样是写给你、写给我的。你不是不知道爱神长什么样吗?就看看他的诗吧。你不是不知道诗人在恋爱中怎么想的吗?就看着他的诗吧。祝贺他吧!对于诗人而言,爱神附体就等于诗神附体。为了看看爱神长的什么模样,雁西扮演着诗神,把头戴的桂冠当成皇冠,是的,只有爱神才配成为诗神的王后。为了知道诗神心里的想法,他又站在爱神的立场上,观察尘世间的诗人如何想入非非,如何把满腔熱情奉献给虚拟的对象。诗人把爱给神化了,在这过程中又把自己给神化了。爱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之所以占据着宗教般的地位,诗人的顶礼膜拜功不可没。爱的祭司一直空缺,不,他一直由诗人来代理。诗人不是天使,但他因为赞美着天使而显得睙嵛何天使更有力量。雁西的诗集《致爱神》,是爱的样板间。
至于詩畫雙修的程維,他的畫絕對獨此一家“”,杠杠的詩書畫全才,滿眼都是流淌的精氣神。我不多說了,你一看他的畫就明白了。
佛山有佛。有佛就有四大金剛。陸健、程維、雁西、張況,你們是我眼中的四大文藝金剛。
2016年3月19日
(选自《张况论》,原载《芒种》文学2015年第12期,洪燭(1967-2020),著名詩人,中國作家協會會員,中國文聯出版社文學編輯室原主任。)







發表評論 评论 (2 個評論)